Facebook pixel
ZH-CN 免费开始
2025年第24周:维生素D保护端粒,二甲双胍在90岁前降低30%死亡率

2025年第24周:维生素D保护端粒,二甲双胍在90岁前降低30%死亡率

2025年6月9日 · 5 min

本周的长寿新闻突出了一些实践性强且有科学依据的策略,非常适合忙碌的专业人士以有效优化健康。维生素D补充被发现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方法,可保护端粒并减缓细胞老化,同时,对于绝经后女性,二甲双胍在90岁前可显著降低30%的死亡率。此外,自然化合物如NMN和槲皮素展现出了令人鼓舞的细胞再生效果。专家还强调应以一致且时间高效的常规结合有针对性的营养、锻炼和社交参与来取代昂贵的生物黑客。来自血液细菌的新型抗衰老代谢物以及在脂肪组织中发现的新代谢途径进一步拓展了未来长寿干预措施的可能,使追求更长久更健康的生活变得既可实现,又有科学依据。
分享文章

抗衰老饮食:从燕麦片到蓝区的秘密

营养师廖欣怡结合蓝区研究与现代营养科学,呈现了一款快速抗衰老的燕麦早餐。她强调了一些功能性食品——西兰花芽菜活化Nrf2,石榴促进线粒体自噬,菠菜保护端粒,以及富含麦角硫因的蘑菇——它们能够共同减少炎症并促进细胞更新。

关键点:

  • 西兰花芽菜提供萝卜硫素,激活Nrf2抗氧化通路,减少炎症。
  • 石榴衍生的Urolithin A促进线粒体自噬,提升线粒体功能耐力。
  • 菠菜提供自然叶酸,保护端粒免受与年龄相关的缩短。
  • 蘑菇中的麦角硫因和坚果的omega-3脂肪共同抵抗氧化应激,支持细胞更新。

意义:通过日常食物针对炎症、端粒和线粒体功能,该策略提供了可扩展的干预措施以促进健康老龄化和长寿。

完整文章 →

长寿医生主张简单习惯胜过高科技黑客

来自Elevated Medical的医生Avinish Reddy把长寿科学提炼成一个易于执行的常规:结构化的力量和心血管锻炼,植物为主的营养通过血糖监测引导,认知挑战以及强有力的社交联系。

关键点:

  • 每周锻炼均衡分配在力量训练和低强度与高强度心血管锻炼之间,以提升VO₂ Max。
  • 通过omega-3,B维生素以及新可塑性活动如皮克尔球和语言学习实施针对性的脑健康支持。
  • 通过社区体育和日常互动优先社交参与,以利用社交健身促进长寿。

意义:把一致性置于复杂度之上,该方法提供了一种可持续的模型用于延长健康寿命,而最少依赖昂贵的生物黑客。

完整文章 →

维生素D通过保护端粒减缓细胞老化

马萨诸塞州总医院和乔治亚医学院的一项随机试验表明,2000 IU的维生素D补充通过保护DNA和增强端粒酶活性来保护端粒长度,提供了一种安全且成本有效的策略来减缓细胞老化。

关键点:

  • 每日2000 IU的维生素D补充在老年人中保护了约140个端粒DNA碱基对。
  • 由马萨诸塞州总医院和乔治亚医学院进行的试验展示了端粒酶上调。
  • 在64岁以下且BMI正常的参与者中观察到最强效应,突显生活方式的相互作用。

意义:该研究确立了维生素D作为一种安全、可获得的干预措施来减缓细胞老化,将重点转移到基于营养的长寿策略上。

完整文章 →

自然的四个化合物增强细胞长寿

一个多学科团队回顾了四种天然化合物——NMN、槲皮素、虾青素和羟基酪醇——展示了它们在长寿科学中的作用。NMN通过提高NAD+来增强代谢和DNA修复;槲皮素靶向衰老细胞;虾青素中和氧化应激;羟基酪醇支持心血管功能。这些干预措施建议了一个相辅相成的策略来减轻年龄相关的退化并延长健康寿命。

关键点:

  • NMN将NAD+水平提高多达40%,增强哺乳动物细胞的代谢活动和DNA修复。
  • 槲皮素作为一种清除衰老细胞的物质,选择性诱导衰老“僵尸”细胞的凋亡以减少慢性炎症。
  • 虾青素提供强大的ROS清除能力——比维生素C强6000倍,提高细胞的适应力。

意义:这些天然化合物提供了一种协同策略来对抗衰老,潜在地重塑预防医学并改善健康寿命,而无毒副作用。

完整文章 →

二甲双胍在90岁前显示30%死亡率降低

一支中国科学家团队通过检查二甲双胍对细胞能量调节和器官保护的效果,研究其作为抗衰老干预手段的潜力。他们报告称在绝经后女性中二甲双胍在90岁前降低30%的死亡率,并证明二甲双胍激活AMPK通路以减少炎症、保护重要组织并增强应对年龄相关疾病的代谢弹性。

关键点:

  • 流行病学分析中,绝经后女性在90岁前的死亡风险降低30%。
  • 二甲双胍激活AMPK以减少炎症和改善胰岛素敏感性。
  • 灵长类研究显示通过AMPK驱动的基因激活实现的器官保护和减缓大脑老化。

意义:通过瞄准衰老进程而非个体疾病,二甲双胍提供了一种可扩展的策略来预防多种年龄相关疾病并延长健康寿命。

完整文章 →

血细菌提供新型抗衰老皮肤化合物

由金忠燮领导的成均馆大学团队发现了由血细菌Paracoccus sanguinis生成的三种吲哚功能化代谢物。在使用光谱分析和计算分析的帮助下,他们阐明了这些结构并证明这些化合物在培养的人类皮肤细胞中减少了活性氧物质和炎性蛋白水平,呈现出作为新型抗衰老皮肤疗法的有希望的候选物。

关键点:

  • 使用光谱学、同位素标记和计算分析从Paracoccus sanguinis分离并结构阐明12种吲哚代谢物,包括六种新化合物。
  • 发现的三种吲哚功能化代谢物在氧化应激的人类皮肤细胞中显著降低活性氧物质和炎性蛋白水平。
  • 这些代谢物还抑制破坏胶原的酶活性,将其定位为局部抗衰老配方的首选候选物。

意义:血液衍生的吲哚代谢物通过直接调节皮肤中的氧化应激和炎症通路,开辟了有针对性的抗衰老疗法的新途径。

完整文章 →

半胱氨酸损失激活脂肪组织产热和减重

耶鲁医学院的研究人员证明系统性半胱氨酸耗竭触发交感神经促进白色脂肪组织的褐变,增加能量消耗并快速减重。利用Cth基因敲除的无半胱氨酸饮食小鼠和综合代谢组学,转录组学以及成像分析,他们揭示了一种FGF21相关、非UCP1依赖的产热机制,具有潜在的代谢健康益处。

关键点:

  • 无半胱氨酸饮食的小鼠因脂肪损失在六天内减轻了25至30%的体重。
  • 脂肪褐变由交感神经去甲肾上腺素和β3-肾上腺素信号驱动,与UCP1无关。
  • 代谢组学揭示了谷胱甘肽与CoA的减少,GCLC/GSS上调以及协助产热的FGF21升高。

意义:通过揭示半胱氨酸在脂肪组织产热中的关键作用,这项研究为代谢和长寿疗法开辟了新的途径,超越了经典的UCP1通路。

完整文章 →

超越平均水平

快速、可操作的长寿见解每周递送。